本文转自:南京日报
□ 刘根生
国庆中秋假期,钟山风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。平台数据显示,假期前五天,钟山风景区位居南京景区游客接待量Top2。不少中外游客表示,“拍照更从容”“游览舒适度更高”。
让游客轻松出游、快乐打卡的,远不止钟山风景区一处。长假期间,南京全市110个重点区域布设2491组储物柜,覆盖主要景区、交通枢纽、星级酒店和重点商圈,推行“行李到站、行李到家”便民服务。如此“想在前头,做在细节”,最能让人感知到公共服务温暖升级,也最能打动人心。
“真正使你疲惫的,不是遥远的路途,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。”旅游也是这样。旅游是幸福产业,是通过空间位移满足人们的幸福体验。但“拖着行李疲惫游览”,却使幸福感大打折扣。让游客不再“拖着行李旅游”,打通服务游客“最后一米”,有效提升了旅游舒适度。
心定方能沉浸。台城景区“城垣万象·潮玩国庆”、江宁织造实景演出《大梦·红楼》、甘熙故居“今熙有戏”……南京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多点开花。沉浸是潜心于某种意境或情感活动中,心定是前提条件。没有“行李焦虑”,更容易因沉浸而满足情感需求,尽享“情绪+旅游”之美。
服务说到底是要满足人“真实的需求”,一是必要需求,二是应然需求。前者是刚需,后者是优化型需求。服务升级,就是从满足必要需求到满足应然需求。破解游客行李存放烦恼,让游客轻松游南京,就是向着满足游客应然需求方向前进一步。这不仅方便了游客,而且传递了一种情感——“南京欢迎你!”
最真诚地为游客,就是最真诚地为城市。南京已连续两年吸引游客量超过2亿人次。今年1—8月,南京接待入境过夜游客量39.5万人次,同比增长23.6%,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.96亿美元,同比增长19.3%;这个国庆中秋假期,南京接待游客量2009.7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达279.4亿元。这和南京“好玩”直接相关,也与公共服务不断温暖升级分不开。
“宜游”的本质是宜人。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等环节,在服务升级中持续满足游客应然需求,助推“总要来趟南京吧”迈向“还想再来趟南京”,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。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